全国资讯热线

0‍591-83320109


白银杀人案 变态凶手(心理分析)

作者:李日超浏览数:658 

8月26日,办案民警终于将高承勇抓获,此时距首案已有28年之久。从1988年至今,这一案件最终在罪案史上划上了句号。


从1988年到2002年,甘肃省白银市区,一条令人毛骨悚然的消息传遍了大街小巷。根据民间传闻,白银市出了一个"杀人狂",这个杀人狂专门选择"身穿红色衣服"的年轻女子作为被害人。大部分的作案时间都选择为夜间作案。


凶手在杀人后,都要切割受害人不同身体部位的器官或组织部分带走,女性大白天几乎也不敢单独出门。白银市突然间人心惶惶。


十几年来,已经有11名年轻女子被杀人狂杀害,受害者最小仅8岁。在办案过程中,警方认为,该人具有比较严重的性变态心理或生理缺陷,特别是具有性功能间歇性障碍症,对女性怀有仇视、敌意的心态。并且具有很明显的双重人格面,做事隐蔽性极强。


犯罪心理


与犯罪行为相关的精神障碍包括:品行障碍、反社会人格障碍、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物质相关障碍以及某些特定的认知障碍、发展障碍等。


这些障碍中最独特的,是白银连环杀人案高某的心理。同时也是最令人恐惧的精神障碍--"精神变态性人格"。


精神变态性人格


我们对于精神变态者,具有着刻板印象:他们笨拙、头脑混乱。然而事实可能恰好相反。


人格中精神变态特征最为明显。但事实上,他们拥有健全的身份认同、分辨现实的能力。也能使用较为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来掩盖精神病型人格。尽管本质思维方式和方法却明显具有反社会特征。


这样的隐匿特征让人不容易察觉。


甚至,会使得这些人在竞争中更容易脱颖而出(利用说谎的方式来获取更多的利益)。


精神变态者(VS)暴力型患者


对犯罪人来说,杀人是手段;对精神病人来说,杀人是目的。心理学家在1939年对"被动-寄生型的精神变态者,与暴力型患者做出了鉴别。


在这之后,有科学家指出:精神变态性人格,其实与罪恶行为并无关联。而是与内部动机密切相关。


原生家庭教育缺失


1、科学已验证,婴儿自出生起气质便存在差异。婴儿天生存在多样性。这些多样性包括了活跃性、攻击性等在内的各种特质。这些特质若不能善加引导,那么也一样会导向精神变态。


早期双生儿研究显示,具有反社会倾向的儿童先天性比同龄人表现出更多的攻击性。

脑科学研究显示,其实早期经历可以改变基因表达,基因可以被激活,也可以被抑制。且大脑中的化学物质可以随着个体的感知而发生变化。


2、童年遭受忽视、虐待会对个体前额叶皮质的发育产生影响。而大脑前额叶的这一部分又恰好是我们的伦理道德中心。


因此,反社会型人格的高情感、掠夺性攻击的生物学基础,可能并非直接源自遗传,而是更多的在后期的早年经历相关。


近期的研究也表明,精神变态人格与精神障碍患者的5-羟色胺水平(抑制大脑兴奋神经递质)都处于较低水平。


精神变态的脑神经研究表明:精神变态者的大脑中,管理语言和情感的区域存在明显异常。这表明极端反社会性群体,不能通过实际关系来学习各种体验。他们的情感状态并非自于内心,而是作为手段来操纵他人。


因此,他们可能也需要,表达更加强烈的需要,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所以,相较于心理咨询师而言,语言作为工具的使用,可能远不如精神变态人格患者那般使用流利。


杀人,仅仅是为了表达他的愤怒


"我们都有愤怒的时刻,当我们愤怒的时候我们会与我们的爱人、朋友们、家人们争吵,来表明自己的立场"。


可是,精神变态性人格,并不具有这样完善的功能。而遵照弗洛伊德的宣泄理论来说,心理事件所带来的情绪体验,是一定要得到排出的。


精神变态型人格首先不能完整地,用语言、思考等(第二信号)表达情感体验。


因此,更多地在用动物本能的情绪发泄(第一信号)系统,如暴力损伤等,来直接表达其主观感受。即"付诸行动"。


所以,黄某产生出杀人行为的心理是:更多地是想要表达心理诉求。并通过付诸行动的方式予以满足。


精神分析


心理防御机制:人格的形成,是个体的心理防御机制长期适应,并且固定的结果。


任何的年龄都需要面对不同年龄阶段所产生的心理挑战,但是我们的生活不可能会等到我们准备好了,才会去让我们面对这些挑战。所以,挑战总是不期而遇。


在这个时候,个体越是处于青年的时期,遭受到的心理创伤的可能性就越大。并会越多的使用初级的心理防御机制来保护自己。从而导致个体心理容易出现问题。


这也与弗洛伊德指出的:在童年时期收到的过度剥夺、过度满足都会使个体固着在这一时期。


1、在现有资料显示,白银市连环杀人犯高某早年曾参加空军的选拔,但是由于家庭成分的原因,所以没有录入。


2、在这一段时间,根据其儿子的阐述,高某与其女朋友"闹过别扭",所以,这可能产生了高某日后杀人的可能"。

现在我们重新理解:八十年代,高某在参加空军的选拔时因为一些不来自于自身的原因被淘汰,而且在这之后,高某的爱情也接连受到影响。于是这促发了高某产生了心理上巨大的挫折感。


这在前期符合了弗洛伊德在犯罪上的基本假设。即后来的(挫折→攻击)理论。】


而且,反社会型人格者的经历中时常充斥着不安与混乱。


这就进一步产生了一个"恶性循环"。这是因为精神变态个体,即使意识到情绪的流露,也不愿意承认。因为他们更多地将之视作为是一种软弱无力的象征。


或许童年的经历中一些环境或者人际之间的问题促使他们无法将自身产生的情绪向外扩展,达到外化的目的。


因此,这进一步巩固了他们缺乏用语言表达内在体验的动机,也缺乏通过镜像的方式来理解他人的心理能力。所以,对外依恋失败,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事实上,精神变态个体很少产生心理上的依恋,也很少认同养育者。所以,他们很少感觉到自己和他人的爱。于是他们会认同自己内部的自体。


大多数领养孩子的家庭孩子常见不同程度的依恋障碍。且多属于混乱性依恋,明显缺乏内化的、条理分明的依恋策略。于是,依恋适应不良,儿童就会呈现出对客体的恐惧或者愤怒的来源。


自尊的满足也是极为重要的反社会型人格形成的一项重要原因。


如果该儿童极难通过爱、赞赏获得自尊,那么当外部难以提供自尊时,自我便成为唯一能够投注情感的对象。


但内部自我仍然不稳定。会受到全能控制和极度恐惧的状态之间的不断切换。因而精神变态个体会通过攻击行为、施虐行为来维持自我感受,减少痛苦和恢复自信。


也就是说,高某在经历八十年代投军的经历受挫之后,继而在爱情上受挫,就很容易对其自我自体产生不稳定的状态。


这继而便引发了另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即在精神变态自体中的原始性嫉妒,我们认为这主要是造成高某对女性产生攻击的主要原因。所谓的原始性嫉妒,即得不到就毁灭的原始欲望。


尽管反社会个体很少用言语直接表达嫉妒,但是,他们会更多的直接表现在行为中。在生活中追逐目标失败之后会转为对目标的诋毁。


是所有反社会型人格的共同特征;其中处于谱系一段的精神变态状态的个体甚至会摧毁吸引到他的事物。


那么,这或许就说明了为什么高某会产生对女性的凶残的奸杀行为。